杀死恐龙的太空岩石可能起源于太阳系的边缘

杀死恐龙的太空岩石可能起源于太阳系的边缘

杀死非禽类恐龙的那块太空岩石可能是木星的引力将其踢向与地球碰撞的彗星的一块。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恐龙灭绝的物体并不是木星和火星之间的小行星,这通常被认为是小行星。相反,研究作者认为,撞击器是来自奥尔特云的一块彗星,奥尔特云是围绕太阳系外缘的大量冰体。

来自奥尔特云的所谓长周期彗星需要数百年才能绕太阳转一圈,而先前的研究表明它们越过行星路径的机会太低,无法使它们成为灭绝的罪魁祸首。非禽类恐龙(约占6600万年前,占地球上所有其他生物的75%)。但是,这项于2月15日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新研究发现,木星的引力将这些长周期彗星中的20%推向了靠近太阳的地方,它们在那里分裂了。产生的碎片比其他奥尔特云彗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高10倍。

在结束的影响白垩纪时期留下的陨石坑大约在希克苏鲁伯附近,墨西哥现今镇直径93英里(150公里)的,贷款有罪的太空岩石其名,希克苏鲁伯撞击。据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称,这块岩石至少宽6英里(9.6公里),以约44,640英里/小时(71,840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地球。它引发了一英里高的海啸,并在撞击点融化了地壳。

Chicxulub冲击器的来源来自一个辩论问题。对陨石坑的地质分析表明,它是碳质球粒陨石,是一种流星,仅占太阳系主要小行星带中发现的陨石的10%。哈佛大学天文学家阿维·洛布(Avi Loeb)和哈佛大学天文学系学生阿米尔·西拉杰(Amir Siraj)表示,奥尔特云中的更多物体可能具有这种成分。

研究人员模拟了长周期彗星从木星上的奥尔特云经过木星的路径,发现太阳系最大行星的引力场将大约五分之一的长周期彗星转变为“太阳掠食者”,这些彗星是经过非常靠近太阳。在近距离,太阳的引力在这种类型的彗星的近侧比远侧的拉力更大,从而产生可以使彗星分裂的潮汐力。

这些天体破裂产生的碎片比完整的彗星更有可能在返回奥尔特云的过程中与地球相交。研究人员说,这样的事件每2.5亿到7.3亿年就能产生一次类似奇克卢布的撞击。

勒布在一份声明中说: “我们的论文为解释这一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基础。” “我们建议,实际上,如果您在接近太阳的时候分解了一个物体,它可能会引起适当的事件发生率以及杀死恐龙的影响。”

Loeb和Sajir在新论文中写道,哈萨克斯坦的Zhamanshin火山口是过去一百万年来最大的撞击坑,也可能是由碳质球粒陨石产生的,这支持了这种类型的大碎片相对可能发生的理论击中地球 关于地球撞击坑和彗星组成的更多研究可以帮助支持这一假设的证据。

勒布说:“我们应该看到更小的碎片更频繁地从奥尔特云到达地球。” “我希望我们可以通过获得更多有关长周期彗星的数据,获得更好的统计数据以及也许看到某些碎片的证据来检验这一理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