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 6600 万年前,一个估计有 6 英里(9.6 公里)宽的物体撞击地球,引发了一系列灾难性事件,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
现在,科学家们认为他们知道那个物体来自哪里。
根据新的研究,这次撞击是由来自太阳系主要小行星带外围的一颗巨大的黑暗原始小行星造成的,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这个区域是许多暗小行星的家园——与其他类型的小行星相比,具有化学成分的太空岩石使它们看起来更暗(反射很少的光)。
“我怀疑小行星带的外半部分——也就是暗色原始
小行星所在的地方——可能是地球撞击物的重要来源,”科罗拉多州西南研究所的研究员大卫·内斯沃尼说,他领导了新的研究。学习。“但我没想到结果 [会] 如此确定,”并补充说这对于较小的撞击器可能并非如此。
关于结束非鸟类恐龙统治的物体的线索此前曾被发现埋在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中,该陨石坑是该物体碰撞后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留下的 90 英里(145 公里)圆形疤痕。对陨石坑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撞击物体是一类碳质球粒陨石的一部分——一种原始的陨石群,具有相对较高的碳比例,很可能在太阳系历史的早期形成。
基于这些知识,科学家们之前曾试图查明撞击物的起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理论已经崩溃。研究人员此前曾表示,撞击体来自主小行星带内部的一个小行星家族,但对这些小行星的后续观察发现它们的成分不正确。据 Live Science 报道,另一项研究于 2 月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表明撞击是由一颗长周期彗星造成的。但根据 6 月份发表在《天文学与地球物理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该研究此后受到了批评。
在 2021 年 11 月出版的《伊卡洛斯》杂志上发表的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计算机模型,以了解主带小行星逃向地球的频率,以及这些逃逸的小行星是否可能对恐龙终结的坠毁负有责任。
该模型模拟了数亿年,显示了来自行星的热力和重力牵引力,周期性地将大型小行星弹射出带。平均而言,一颗距带外边缘超过 6 英里宽的小行星每 2.5 亿年就会与地球发生一次碰撞,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计算使这样的事件比以前认为的要普遍五倍,并且与仅在 6600 万年前形成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一致,这是在过去 2.5 亿年中被认为由如此大的小行星产生的唯一已知撞击坑。此外,该模型观察了小行星带中“暗”和“亮”撞击物的分布,发现被驱逐的小行星中有一半是暗碳质球粒陨石,这与人们认为导致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类型相匹配。
“这只是一篇出色的论文,”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大学空间研究协会博士后管理项目研究员杰西卡·诺维洛 (Jessica Noviello) 说,他并未参与这项新研究。“我认为他们很好地论证了为什么 [希克苏鲁伯撞击器] 可能来自太阳系的那部分。”
除了可能解释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撞击体的起源外,这些发现还有助于科学家了解过去进一步撞击地球的其他小行星的起源。地球上另外两个最大的撞击坑,南非的弗里德福特撞击坑和加拿大的萨德伯里盆地,都没有已知的撞击源。结果还可以帮助科学家预测未来大型撞击物可能起源于何处。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大约 60% 的大型陆地撞击物来自小行星带的外半部分……而该区域内的大多数小行星都是黑暗/原始的,”Nesvorný 告诉 Live Science。“因此,下一个来自同一地区的可能性为 60%——五分之三。”